小肠如何消化吸收营养?
小肠是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最重要的部位。当人吃进食物后,经胃磨碎和部分地消化,食糜被送入小肠。食糜在小肠内受到胰液、胆汁和小肠液的化学作用,将许多物质在此处消化后被吸收到体内,经过3~8小时食糜在小肠内的消化过程就基本
完成了,剩下的残渣被推到结肠中去。小肠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主要依靠以下三种体液。
(1)胰液:它是消化液中最重要的一种,每天分泌1~2升,其中的胰淀粉酶(由肠腔中胰腺分泌)能将淀粉(大米、面粉等)水解成糊精、麦芽寡糖和麦芽糖等。再由胰液进一步消化葡萄糖、半乳糖和果糖等单糖。其中的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等来消
化在胃中未被消化的蛋白质,使其变为氨基酸而被人体吸收。在小肠内仍有1/10的蛋白质未被消化而进入结肠,再由结肠里的细菌进行消化。胰液中还有脂肪酶,能将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。如果胰液分泌不足,就会影响糖、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和吸收,尤其影响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和吸收。
(2)胆汁:每天可分泌胆汁0.8~1升。但胆汁中没有消化酶,而其中的胆盐、胆固醇和卵磷脂可乳化脂肪,即减低脂肪的表面张力,使其变为微粒,便于胰脂肪酶进一步消化和吸收。所以,胆汁是脂肪消化的助手。
(3)小肠液:它是一种弱碱性液体,成人每天分泌1~3升。其中含有多种酶,可将各种营养成分进一步分解为可被吸收的物质。十二指肠分泌的肠液还有保护其黏膜不被胃酸侵蚀的作用。小肠可以将已被消化好的食物养分源源不断地吸收到体内。如在空肠阶段将水分、单糖、氨基酸、甘油、脂肪酸、多种维生素、钙、镁等吸收到体内。若因病或伤,将空肠切除,则切除越多,就越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。食糜到达回肠时,主要营养物质都已被吸收完,回肠主要吸收胆盐和维生素B12。
部分内容转载网络, 如有违规或侵权, 请联系管理员删除,医学科普,仅供参考(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)